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資訊  >  總行動態(tài) >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解讀

2022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66次會議審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的決定》(法釋〔2022〕11號,以下簡稱《新民訴法解釋》),自2022年4月10日起施行?!缎旅裨V法解釋》對照新修訂的《民訴法》,對《舊民訴法解釋》部分規(guī)定作出適應性修改和相關調整,完善了“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的民事訴訟程序體系。

一、修改要點

修改了簡易程序相關規(guī)定。簡易程序最長審限由“六個月”修改為“四個月”;審限延長條件由“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xù)適用簡易程序”修改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簡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轉換的條件由“案情復雜”修改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當事人就案件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異議不成立的,由“口頭告知當事人,并記入筆錄”修改為“裁定駁回。裁定以口頭方式作出的,應當記入筆錄”;明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簡便方式送達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修改了小額訴訟程序相關規(guī)定。鑒于新《民訴法》已明確規(guī)定了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條件和禁止適用的情形,《新民訴法解釋》刪除了《舊民訴法解釋》關于具體適用和排除小額訴訟程序案件類型的規(guī)定,同時,調整海事、海商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標的額標準,并允許當事人依法合意選擇適用。

修改了司法確認案件共同管轄的相關規(guī)定。新《民訴法》對司法確認調解協(xié)議案件的兩種情形分別規(guī)定了不同的管轄規(guī)則,并對調解組織自行開展調解的案件增加了地域管轄連接點和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司法確認的特別規(guī)定?!缎旅裨V法解釋》根據新《民訴法》的規(guī)定,對司法確認程序中的共同管轄和沖突規(guī)則進行了適應性修改。

二、業(yè)務影響分析

對于加快不良貸款訴訟清收具有積極影響。不良貸款訴訟 清收案件一般具有事實較為清楚、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特點,目前訴訟案件管轄規(guī)定提高了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標的額上限,使得我行多數信貸案件具備一審適用簡易程序的條件,同時,新《民訴法》及《新民訴法解釋》對小額訴訟程序、司法確認調解協(xié)議等程序規(guī)則進一步完善,為我行多途徑簡化案件司法程序,縮短訴訟周期提供了有利條件。

為貸款風險處置提質增效提供了方向。一是以往因司法程序冗長、送達困難等程序方面原因延誤執(zhí)行的情況將得到有效改善,司法救濟手段更加便捷、高效。二是為簡化司法程序,需要在相關業(yè)務的合同條款設計、存證固證、風險管控處置策略等方面完善相匹配的制度和措施,全方位優(yōu)化管理。三是信貸風險處置的總體效益將更加依賴于被執(zhí)行人或被執(zhí)行資產的償付能力,辦貸管貸各環(huán)節(jié)需抓牢資產的監(jiān)測和保全這一風控關鍵因素。

三、對策建議

積極推動不良貸款清收類案件適用簡易程序。貸款發(fā)放及貸后管理中要嚴格落實規(guī)章制度,全面掌握并固定合同簽訂、履行、變更、解除、違約責任等方面證據材料,起訴時做到案件事實清晰、證據完整,使承辦法官迅速了解案件情況,選擇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同時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發(fā)生爭議時適用簡易程序,拓寬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加快訴訟進程。

合同文本可增加電子送達條款。為避免“送達難”影響訴訟程序,可在相關合同中約定“電子送達條款”,預先約定以對方手機、微信號、電子郵箱、傳真等便捷方式作為法律文書送達方式,簡化送達手續(xù)。

關注訴訟效益,深化貸款風險監(jiān)控處置。貸款“放、管、收”全過程中要落實好風險監(jiān)測和管控措施,特別是對有效償債資產做好監(jiān)測和保全,要把訴訟效益納入風險管理的總體考量,準確把握風險處置時機和方式,防止資產流失、執(zhí)行受阻的情況發(fā)生,實現從程序上到實質上一體提升貸款清收效益,促進信貸資產質量的持續(xù)優(yōu)化。

 

供稿 | 湖南省分行 總行法律事務部

作者 | 宋旭昕 李薇

編輯 | 蘇媛媛

 

 

 

亚洲91视频,久久人人超碰av,精品国产自在免费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